文章阐述了关于铜合金和稀硫酸反应,以及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氢气质量=50g+10g-58g=0.2g 只有锌和稀硫酸发生反应,铜不参加反应。
该同学现取氯化钾和氯化铜的混合物58g,全部溶解在200***中,再加入60g所选溶液,恰好完全反应,生成沉淀8g。试(1)该同学所选的是 溶液。(2)计算混合物中氯化铜的质量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。
同时生成FcSO4 zg。列方程可解得 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(1)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14g; (2)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9%;(3)生成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8%。
嗯,这个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锌与稀硫酸反应,而铜不和稀硫酸反应。由稀硫酸足量至锌能够完全反应。氢气为0.2g,则可知锌的质量为5g。
产生氧气0.2g?产生H2才对。设黄铜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,反应生成ZnSO4的质量为y。
对于铝,根据2Al + 6HCl =2AlCl3 + 3H2↑,结合其铁、锌、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把铝的相对原子看成27*2/3=18。然后根据求得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,只要二种金属的相对原子一个大于平均相对原子质量、一个小于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即是所求答案。
氢气质量=50g+10g-58g=0.2g 只有锌和稀硫酸发生反应,铜不参加反应。
1、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+H2SO4=MgSO4+H2 从以上数据可知,最后剩余的0.6g固体的成分是 铜 ;这六次实验中,第 五 次加入稀硫酸时样品中的镁已经完全反应;表格中m= 5 。
2、实验表明硫酸铜溶液在该反应中也能起到二氧化锰的作用。若用6g无水硫酸铜代替二氧化锰进行本实验...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。
3、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发现:将锌粒放在稀硫酸中能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,经验证确定为...铁粉100 g 1 约13900 锌粉25g 1 约50 镁粉10g 1 约20 试根据你探究的过程和上面的数据回答下面...2将一块锌铜合金投入72g稀H2SO4中,恰好完全反应,生成氢气0.2g。
4、食盐溶解于蒸馏水,取洁净铂丝蘸取溶液在无色火焰中灼烧,火焰呈***,证明含钠元素;在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,有白色沉淀,再加稀硝酸不消失,证明含氯离子;在溶液中加入醋酸,再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,变蓝,证明含有碘酸根离子。
5、将一块锌铜合金投入72g稀硫酸中,恰好完全反应,生成氢气0.2g。
1、铜与浓硫酸反应方程是:Cu+2H2SO4(浓)═加热=CuSO4+SO2↑+2H2O。该反应的现象是铜被逐渐溶解,有气泡产生,生成的气体能够使紫色石蕊变红或品红溶液褪色。一般和浓硫酸反应都会生成二氧化硫。浓硫酸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,不生成硫化铜。这是由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决定的。
2、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是Cu+2H2SO4(浓)△═CuSO4+SO2↑+2H2O。铜和浓硫酸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,其中铜作为还原剂,被浓硫酸氧化为铜离子,而浓硫酸中的硫则被还原为二氧化硫。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、二氧化硫和水。
3、铜和浓硫酸反应,生成硫酸铜,二氧化硫和水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:Cu + 2H2SO4(浓) = CuSO4 + H2O + SO2↑,反映条件加热;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:Cu + 2H2SO4(浓) = Cu2+ + SO4 2- + H2O + SO2↑,反映条件加热。
4、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:Cu+2H2SO4(浓)=CuSO4+SO2+2H2O 现象:铜逐渐溶解,有气泡生成,产生的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或红溶液褪色。溶液冷却后稀释呈蓝色。
黄铜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=5g+100g-0.2g=106。
生成氢气的质量=10+100-102=0.8克,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=0.8/2=0.4摩 则反应掉的锌的物质的量也是0.4摩,反应掉锌的质量=0.4×65=26克 生成0.8克氢气需要锌26克10克,所以铜锌合金10克,说明题目有点不对头。
苏丹红的相对分子质量; (2)苏丹红中各元素的质量比; (3)苏丹红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。 3将一块锌铜合金投入72g稀H2SO4中,恰好完全反应,生成氢气0.2g。求: (1)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; (2)实验室现有98%的浓硫酸20 g,需要多少克水才能配制成。
关于铜合金和稀硫酸反应,以及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